《阵地》:1938~1944,这一时期的郭沫若无可非议
随着电视剧《阵地》在央视热播,王劲松饰演的郭沫若再度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。这并不算啥新鲜事,但凡有郭沫若三字登场亮相的地方,都会引发新一轮舆论的交口。但这一次,郭沫若无可厚非。
随着电视剧《阵地》在央视热播,王劲松饰演的郭沫若再度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。这并不算啥新鲜事,但凡有郭沫若三字登场亮相的地方,都会引发新一轮舆论的交口。但这一次,郭沫若无可厚非。
感悟一:南京陷落背景下,普通民众任素宁一家的对话与遭遇。其母亲对家住在国际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租界的安全持乐观态度,但其父亲作为留学过日本多年,对日本的军国主义深有感触,故而认为日本军队不会遵守什么国际法,在国际区也并不安全,主张随国军撤往重庆。
“笔墨为刀枪,文心筑长城”“《阵地》用‘文化抗战’这一独特切口,拍出了新鲜感与厚重感。”“文科生必看,这才是文化人该有的抗战”……文化抗战剧《阵地》自9月16日登陆央视一套黄金档以来,迅速掀起观剧热潮。中国视听大数据显示,《阵地》首播收视率高达3.059%,收
各位历史迷们,大家晚上好,今天接到学校的一个观看电视剧《阵地》的倡议通知,恰好这几天处于一个追剧空白期,于是立马开整,打开爱奇艺电脑端,一看已更新到第五集了。后面会在本公众号发表每集观后感、杂想系列文章,敬请期待,交流探讨!看完一集做以下几方面的感悟!
抗战剧拍到今天,要么就是前方战士端枪冲锋,要么就是谍战特工暗中周旋,套路也看得够多。
《阵地》从文化抗战这一视角塑造了活跃在文化领域的重要人物形象。抗战全面爆发后,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周恩来的直接指示下,李克农、夏衍等中共骨干南下桂林,建立八路军办事处,复刊《救亡日报》,广泛团结郭沫若、田汉、焦菊隐、巴金、徐悲鸿、丰子恺、柳亚子、陶行知、欧阳予
要问最近哪两部国剧最戳中观众的泪点,那无疑是央视一套播出的《我们的河山》和《归队》两部抗战剧了。
那没办法,是他指着人家做事,不是人家指着他做事,他可不得赔笑脸。
9 月 16 日晚,革命题材剧《阵地》在央视一套黄金档拉开帷幕,两集连播的热度与腾讯视频、爱奇艺、咪咕视频的同步上线,迅速点燃收视市场。中国视听大数据(CVB)给出的成绩单尤为亮眼:首播两集平均收视率 3.059%、收视份额 13.074%,强势登顶同时段收视
日本侵略者的战火,彻底打破了文化人士对和平的憧憬,“不愿做奴隶的人们”唯有挺身而出,投身反抗浪潮。
电视剧《阵地》,任素宁是所有角色里面身份最低的,她原本是南京人,在学校里读书,随着日本人的入侵,她的父母被杀了,她逃了出来,在乱世里挣扎求存。
央视一套今晚新剧《阵地》开播,同步三大平台,全国观众能一起看抗战里的文化火线,脱胎真实事件
最近有部电视剧突然火了,央视一套播的《阵地》没请流量明星,也没提前炒热度,开播就冲上全国收视第一,最高时候收视率到了一点九,网上评分九点二,观众说看这剧就像当年追《亮剑》,弹幕里全是爷青回。
1937年8月24日,在上海的烽火硝烟中,以宣传抗战、团结民众为办报宗旨的《救亡日报》创刊了。郭沫若担任社长,夏衍任总编辑。创刊首日,夏衍挥笔写下首篇社论。自此,《救亡日报》成为中国共产党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舆论阵地。
抗战大片里,炮火纷飞的战场、冲过枪林弹雨的战士一直都是最令人揪心的场景。
9月16日晚间,电视剧《阵地》在央视一套黄金档两集首播,腾讯视频、爱奇艺、咪咕视频同步播出。据中国视听大数据(CVB)统计,该剧首播两集平均收视率3.059%、收视份额13.074%,位列同时段各类节目收视率第一。《阵地》更是今年第一部首集收视率即突破3%的革
9月16日晚,重大革命题材电视剧《阵地》登陆央视一套黄金档,艺术再现了1938年至1944年间,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文化名人同仇敌忾,以笔为枪、以舞台为阵地,开展伟大文化抗战的故事。
当《阵地》在央视一套首播的镜头切到桂林山水时,弹幕瞬间被“终于等到你!”刷屏。这部筹备五年、聚焦“文化抗战”的史诗大剧,以豆瓣9.2的开分成绩,打破了“主旋律剧难出圈”的魔咒。两集看罢,观众惊呼:“原来笔杆子真能当枪使!”
“9月18号,白敬亭一天能活5次,郭晋安把百亿家产交给死对头,央视一套把桂林的纸墨炮声搬上黄金档——遥控器往哪边歪,决定今晚你是爽到飞起还是哭到断气。
打开手机,弹幕全在刷“这才是抗战剧该有的样子”、“终于找回当年看《亮剑》的感觉”。